特殊监管区
—— Special Supervision Zone ——
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是2009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集物流、航空、保税、科创、加工、制造、仓储和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自治区级重点产业园区。
园区的区位优势明显。身居全国百强县伊金霍洛旗境内,北邻市政府所在地康巴什区,是鄂尔多斯市城市核心区副中心,也是全市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的枢纽中心。鄂尔多斯机场位于园区的中心位置,鄂尔多斯火车站紧邻园区,包茂高速(G65)、机场高速(S46)均在园区设有出入口。
空港物流园区规划面积31.1平方公里,总体布局呈现“一核”“两带”“三片区”的空间结构。“一核”,即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两带”,即共享服务带和休闲生态景观带;“三片区”,即北部商务办公区、中部产业区、南部生活配套服务区。2017年,经国务院批复设立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0.79平方公里,2019年3月,完成区内基础及监管设施建设,正式封关运行。
园区的产业优势集聚。十四五期间,园区立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两件大事”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鄂尔多斯市“三个四”工作任务,突出“有中生优”和“无中生有”,以发展“临港、开放、服务”三大经济为目标,持续推进“以链聚商、以园兴业”,全力构建创新生态、智造生态、应用生态三大产业生态,打造综合保税、现代物流2个支柱型服务业,氢能、低空经济2个先导型未来产业,新型电池、绿色航空2个突破型未来产业,先进计算、智能装备2个赋能型未来产业,形成“四梁八柱”产业体系。
综合保税产业方面,构建了以华阳、锦诚、同晖、海胜东旺、锦诚、同晖、海胜电子为代表的保税加工产业,以奇瑞整车出口、远景动力电池出口、蒙凯特种车出口、鄂绒羊绒出口为代表的保税物流产业。
氢能产业方面,规划建设2275亩绿氢生态创新区,与综合保税区共同形成临港经济区的“园中园”格局,秉持“绿色、智能、创新”的理念,按照“全链条布局、全集群发展、全场景应用,超千亿产值”的总体思路和要求,致力于绿氢项目规模化、一体化、生态化、市场化落地,全面启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绿色氢能可持续发展示范、鄂尔多斯氢能产业大数据平台、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一期实验室、鄂尔多斯氢气品质检测实验室、广东清能大功率燃料电池及PEM制氢设备和河南豫氢加氢站关键装备及零部件生产、海德氢能先进电解水制氢系统装备制造、蒙西正和综合能源站等项目建设,共同打造全球领先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大基地。
现代物流产业方面,以国际生产性物流枢纽建设为契机,已先期启动“一中心、两片区”建设,全面发展国际物流和电商物流,推动邮政、京东、顺丰等多家快递企业进驻空港物流集散中心,积极承接全市网络货运,持续推动备品备件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等生产性物流发展。
航空产业方面,构建“四中心一学院”(航空培训中心、维修中心、试飞中心、交付中心,大飞机学院)项目,重点构建了航空培训、航空维修、航空旅游、航空食品等产业。
数字及其它产业方面,依托神东智算中心积极推动国资系统智能矿山算力应用集聚;积极引进华为智能设备制造生态合作伙伴和绿色智算中心项目,推动矿鸿工业互联重点实验室硬件产业园建设。
园区的环境优势叠加。硬环境方面,园区累计投入66亿元,实现“九通一平”,学校、医院以及商住、邮政、银行等配套完善,发展要素齐备,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绿化面积达870.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0.5%。鄂尔多斯国际航空口岸、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鄂尔多斯大数据中心等功能配套辐射周边,为园区产业集聚、创新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支撑条件和发展平台;鄂尔多斯航空口岸启动运营进境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和进口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率先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空白。软环境方面,鄂尔多斯市和园区持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近悦远来的强磁场。除了全面落实暖城营商环境“5.0”版,市级层面还出台了2个专门针对园区产业发展的政策;园区层面制定出台硬核“十五条”等一系列政策,给予五个方面十类资金补贴,用于支持园区产业发展;优化“一个项目落地、一支团队服务、一家公司合作、一笔资金引导、一套政策扶持”的“五个一”招商投促机制;持续推行“土地带方案出让”及“四证联发”,先行先试“先投入后转让”模式,推动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实行“一窗受理,集成落实”受办分离服务模式,集中受理反馈各类服务事项深入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实行“预约检查、集中查验、即报即验、快速出证”查验方式,节约时间50%以上;创新开展保税仓储“入区即退”机制,有效提高了出口退税效率。同时,打造科创人才引擎,将科创变量转化为发展的最大增量, 重点引进羊绒保税研发设计、氢能保税研发及配套技术服务机构,推动空港人才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在人才公寓、安家补助、子女就学、科研经费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
截至目前,园区落地项目34个,落地资金66.2亿元,新增注册企业743家,实现总产值307.8亿元、销售收入358.2亿元、进出口额178亿元。2023年,实现总产值195.7亿元、销售收入154.5亿元、税收收入1.35亿元、进出口额120亿元。园区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物流园区、自治区级现代服务业(物流业)集聚区、自治区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区“网络货运”试点地区,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全市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
“十四五”期间,空港物流园区不断开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擘画的“路线图”正在变成“实景图”。一是综合实力更高。到2025年,园区实现年产值不低于3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年突破5亿元,年进出口额突破100亿元。二是企业活力更强。到2025年,园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不低于1000家,总量达到1500家以上。三是产业结构更优。到2025年,现代物流产业年产值达到230亿元,航空产业年产值达到10亿元,综合保税产业年产值达到60亿元。四是生态环境更美。到2025年,园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水平实现有效提升,园区绿化率达到35%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全市最低水平。
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经三南路与纬十五路交叉口西北
联系人: 张先生
电话: 15129327654
邮箱: 15129327654@139.com
在线咨询
相关推荐
鄂州中化学数字园区
鄂州临空经济区中化学数字园区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项目。本项目由政府和国企联合开发,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项目定位与目标:
项目以产业与人才创新合作为先导,结合鄂州本地的综合优势,打造中部地区产业高地。旨在构建示范性产业创新基地和武鄂区域创新生态合伙人,加速鄂州成为中部地区创新资源集聚地。
产业方向:
项目产业定位为“智能制造、光电子及数字经济”三大方向,聚焦产业链、对接创新链、培育人才链、做优服务链。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构建临空“智能制造、光电子及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生态。
项目影响:
项目将成为武鄂黄黄地区(武汉、鄂州、黄石、黄冈)独具代表性的“科技型、智慧型、智能型、生态型”园区。能极大增加本地就业,并成为鄂州市新地标,为加速城市开发建设、加快融入“两区一枢纽”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位于湖北省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光电子产业园内,占地面积约216亩。北至鄂东大道,南至将军大道,西至磁湖四路,东临绿地水系。由34栋单体组成,建筑面积14.95万平方米。项目规划为墅级低密度厂房,业态上有独栋、双拼、定制等灵活组合的标准厂房,展示、研发、生产、培训等功能齐全,商业、公寓配套生活设施一站式到位。
项目实施计划从2022年到2024年,分三个阶段:一期开发规模约4.75万平米;二期开发规模约5.15万平米;三期开发规模约5.05万平米,开发计划随销售、出租情况和政府匹配的现汇工程调整。产业园区项目南区工程项目累计投资2.3亿元,除12#、14#定制化厂房及15#公寓楼,其余楼栋及配套均施工建设完成,于2024年5月份完成竣工验收,累计完成建安产值1.83亿元。目前正在进行竣工资料整理归档、竣工结算等收尾工作。目前根据政府建议,暂缓北区投资和建设,未进行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一期工程由11个楼号建成,1号是我们的科研转化中心(约4000㎡)2号楼是我们的研发中心(约6500平方米),其中的11栋为2-3层框架厂房,产品面积从1200㎡到2400㎡,其中3#楼和4#楼面积约为3600㎡(共3层),5#楼面积约为4600㎡(共3层),6#、7#、9#、10#面积约为2400㎡(共2层),8#、11#楼面积约为2800㎡(共2层),12#楼面积约为5000㎡(共2层),13#楼为研发厂房,14#楼为定制厂房,面积约为8200㎡(共2层)。项目一期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正式进入运营阶段。预计入驻企业100家,实现年产值20亿,税收1亿元。
招商去化情况。目前已建标准厂房2.75万㎡(3#-11#楼)。开累计销售1.01万㎡(其中销售0.72万㎡,以租代售0.29㎡)。
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
鄂州临空经济区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项目。本项目由政府和国企联合开发,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项目定位与目标:
项目以产业与人才创新合作为先导,结合鄂州本地的综合优势,打造中部地区产业高地。旨在构建示范性产业创新基地和武鄂区域创新生态合伙人,加速鄂州成为中部地区创新资源集聚地。
产业方向:
项目产业定位为“智能制造、光电子及数字经济”三大方向,聚焦产业链、对接创新链、培育人才链、做优服务链。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构建临空“智能制造、光电子及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生态。
项目影响:
项目将成为武鄂黄黄地区(武汉、鄂州、黄石、黄冈)独具代表性的“科技型、智慧型、智能型、生态型”园区。能极大增加本地就业,并成为鄂州市新地标,为加速城市开发建设、加快融入“两区一枢纽”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位于湖北省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光电子产业园内,占地面积约216亩。北至鄂东大道,南至将军大道,西至磁湖四路,东临绿地水系。由34栋单体组成,建筑面积14.95万平方米。项目规划为墅级低密度厂房,业态上有独栋、双拼、定制等灵活组合的标准厂房,展示、研发、生产、培训等功能齐全,商业、公寓配套生活设施一站式到位。
项目实施计划从2022年到2024年,分三个阶段:一期开发规模约4.75万平米;二期开发规模约5.15万平米;三期开发规模约5.05万平米,开发计划随销售、出租情况和政府匹配的现汇工程调整。产业园区项目南区工程项目累计投资2.3亿元,除12#、14#定制化厂房及15#公寓楼,其余楼栋及配套均施工建设完成,于2024年5月份完成竣工验收,累计完成建安产值1.83亿元。目前正在进行竣工资料整理归档、竣工结算等收尾工作。目前根据政府建议,暂缓北区投资和建设,未进行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一期工程由11个楼号建成,1号是我们的科研转化中心(约4000㎡)2号楼是我们的研发中心(约6500平方米),其中的11栋为2-3层框架厂房,产品面积从1200㎡到2400㎡,其中3#楼和4#楼面积约为3600㎡(共3层),5#楼面积约为4600㎡(共3层),6#、7#、9#、10#面积约为2400㎡(共2层),8#、11#楼面积约为2800㎡(共2层),12#楼面积约为5000㎡(共2层),13#楼为研发厂房,14#楼为定制厂房,面积约为8200㎡(共2层)。项目一期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正式进入运营阶段。预计入驻企业100家,实现年产值20亿,税收1亿元。
招商去化情况。目前已建标准厂房2.75万㎡(3#-11#楼)。开累计销售1.01万㎡(其中销售0.72万㎡,以租代售0.29㎡)。
CIFA自由贸易区服务工作委员会
欢迎您的莅临!
报名表
平台简介
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投资促进数据平台主要服务于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由贸易港(园)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跨境工业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以及与上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密切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政府管理机构和业内专业人士。国家级保税区招商服务平台致力于运用数据化、数字化、国际化营销工具,力争当好保税区域政府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运营平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桥梁,努力成为沟通园区、企业、行业、国内外市场之间密切联系的纽带,协力助推本行业和相关载体高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通道。
组织机构
企业文化
使命:服务并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高质量发展
愿景:建成高效的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投资促进数据平台
价值观:联合 精准 高效
研究院
详细情况请致电秘书处负责人赵女士(手机号18810396579)咨询。
培训业务
1. 数字化与智能化:在线培训、智能学习平台将成为主流。
2. 个性化与定制化:根据学员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培训方案。
3. 多元化与跨界融合:培训内容和形式将更加多元化,与其他行业(如科技、文化)深度融合。
招商业务
1. 吸引投资:通过招商引资,地方政府或企业吸引外部资金投入本地项目或企业,促进经济发展。
2. 品牌扩张:企业通过招商加盟方式,将品牌和经营模式授权给加盟商,快速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3. 资源整合:通过招商引入合作伙伴,实现技术、渠道、管理等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
产品服务
本平台依托陆港新通道(北京)数据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合作伙伴针对不同园区的实际需求帮助提供专项园区运营服务。
作品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