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监管区
—— Special Supervision Zone ——
一、园区基本情况
威海综合保税区2016年5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18年9月20日通过国家联合验收组验收。园区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两区,北区位于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原威海出口加工区已封关区域,面积0.88平方公里;南区位于文登区,紧邻威海国际机场,为新设立区域,封关区面积1.37平方公里,并设2.05平方公里产业配套区。区内现入驻实体企业55家,其中内资企业34家、外资企业21家;按行业划分:工业企业40家、运营服务企业3家、商贸物流企业12家;规上企业18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7家、规上服务企业1家。
威海综保区工委、管委于2016年底成立,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管委内设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经发局、财政局、规划建设局、商务局、北区管理局7个机构。园区实行“管委会+公司”运作模式,成立了新兴发展公司、泓元商业运营管理公司、泓信供应链管理公司、泓泉园区运营管理公司、跨境电商产业园公司等国企,负责园区发展运营及服务工作。
二、建设发展情况
综保区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功能载体,是国家、省、市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威海综保区封关验收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狠抓经济发展、企业培育、招商引资,立足“全市对外开放功能区”目标定位,统筹推进“一区两片”开发建设,取得较好发展成效。
(一)高起点明确定位方向。牢牢把握“全市对外开放功能区”的定位,明确了“4211”工作思路,即积极培育“国际贸易、现代物流、跨境电商、先进制造”4大业态,全力搭建“外贸综合服务、金融服务”2大平台,打造1个辐射胶东、面向全国的国际商品集散交易中心,1个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开建设、招商、发展各项工作,外贸进出口连续两年实现翻倍增长、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三年翻倍增长、跨境电商连续三年位居全省海关特殊监管区首位,综保区占全市外贸进出口的比重由封关运行当年的不足5%,提升到目前的近16%。
(二)高标准建设设施载体。将打造“精致园区”确定为开发建设的总目标,主动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投资管理市场化的开发运营机制,与中建八局共同成立了建设运营SPV公司,推进总投资21.4亿元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PPP项目,建成保税非保税车间、仓库、创新创业孵化器、人才公寓、国际商品展示中心等33.9万平方米,南区基础设施基本打造到位,北区持续推进设施改造提升,园区配套基本到位,承载力显著增强,园区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三)高层次推动招商引资。把“深耕日韩”作为招商引资最大优势和主攻方向,建立了“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领导分包机制,实施“专业招商+全员服务模式”,整合全区设施载体资源,规划建设了“先进制造”“商贸物流”两大产业园,全力招龙头、引配套,打造完善产业生态,阿里速卖通、菜鸟、抖音、韩国乐天、酷澎、新世界等一批商贸物流强企相继入驻;日月新半导体、世一电子等制造业骨干企业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军工重点企业众合机电、半导体重点配套企业碳基新材料、行业隐形冠军英国图丽氏纸业等一批制造业重点项目先后落地。自2018年以来,全区已累计利用外资1.9亿美元。
(四)高质量培育跨境电商。规划建设了全省首个“全模式”跨境电商产业园,列入省重点项目,入选省服务业特色小镇培育名单,获批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产业园重点搭建“五中心一平台”功能体系,即:多模式电商监管中心、快件分拨中心、仓储物流中心、电商创业中心、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从电商监管到仓储物流到分拨集散全链条的电商生态体系。在威高广场、韩乐坊、临港区开设多家进口商品保税体验中心,满足市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跨境电商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综保区首位,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3个典型案例之一,入选商务部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30个“外贸新业态优秀实践案例”,获评“全省外贸新业态特色园区”。封关运行以来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1263亿元,其中跨境电商272亿元。
(五)高效能发展新业态。主动对标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自贸区政策47项,认真落实国务院“21条”,已推动“简化进出区”“便利货物流转”“委托加工”等14项政策落地。大力发展保税维修、保税研发等新业态,服务全市重点产业、带动转型升级的功能作用持续提升,相关新业态位居全省前列。
威海综合保税区北区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威海市环翠区香港路69号,面积约609.41亩。
联系人: 张先生
电话: 15129327654
邮箱: 15129327654@139.com
在线咨询
相关推荐
鄂州中化学数字园区
鄂州临空经济区中化学数字园区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项目。本项目由政府和国企联合开发,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项目定位与目标:
项目以产业与人才创新合作为先导,结合鄂州本地的综合优势,打造中部地区产业高地。旨在构建示范性产业创新基地和武鄂区域创新生态合伙人,加速鄂州成为中部地区创新资源集聚地。
产业方向:
项目产业定位为“智能制造、光电子及数字经济”三大方向,聚焦产业链、对接创新链、培育人才链、做优服务链。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构建临空“智能制造、光电子及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生态。
项目影响:
项目将成为武鄂黄黄地区(武汉、鄂州、黄石、黄冈)独具代表性的“科技型、智慧型、智能型、生态型”园区。能极大增加本地就业,并成为鄂州市新地标,为加速城市开发建设、加快融入“两区一枢纽”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位于湖北省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光电子产业园内,占地面积约216亩。北至鄂东大道,南至将军大道,西至磁湖四路,东临绿地水系。由34栋单体组成,建筑面积14.95万平方米。项目规划为墅级低密度厂房,业态上有独栋、双拼、定制等灵活组合的标准厂房,展示、研发、生产、培训等功能齐全,商业、公寓配套生活设施一站式到位。
项目实施计划从2022年到2024年,分三个阶段:一期开发规模约4.75万平米;二期开发规模约5.15万平米;三期开发规模约5.05万平米,开发计划随销售、出租情况和政府匹配的现汇工程调整。产业园区项目南区工程项目累计投资2.3亿元,除12#、14#定制化厂房及15#公寓楼,其余楼栋及配套均施工建设完成,于2024年5月份完成竣工验收,累计完成建安产值1.83亿元。目前正在进行竣工资料整理归档、竣工结算等收尾工作。目前根据政府建议,暂缓北区投资和建设,未进行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一期工程由11个楼号建成,1号是我们的科研转化中心(约4000㎡)2号楼是我们的研发中心(约6500平方米),其中的11栋为2-3层框架厂房,产品面积从1200㎡到2400㎡,其中3#楼和4#楼面积约为3600㎡(共3层),5#楼面积约为4600㎡(共3层),6#、7#、9#、10#面积约为2400㎡(共2层),8#、11#楼面积约为2800㎡(共2层),12#楼面积约为5000㎡(共2层),13#楼为研发厂房,14#楼为定制厂房,面积约为8200㎡(共2层)。项目一期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正式进入运营阶段。预计入驻企业100家,实现年产值20亿,税收1亿元。
招商去化情况。目前已建标准厂房2.75万㎡(3#-11#楼)。开累计销售1.01万㎡(其中销售0.72万㎡,以租代售0.29㎡)。
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
鄂州临空经济区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项目。本项目由政府和国企联合开发,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项目定位与目标:
项目以产业与人才创新合作为先导,结合鄂州本地的综合优势,打造中部地区产业高地。旨在构建示范性产业创新基地和武鄂区域创新生态合伙人,加速鄂州成为中部地区创新资源集聚地。
产业方向:
项目产业定位为“智能制造、光电子及数字经济”三大方向,聚焦产业链、对接创新链、培育人才链、做优服务链。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构建临空“智能制造、光电子及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生态。
项目影响:
项目将成为武鄂黄黄地区(武汉、鄂州、黄石、黄冈)独具代表性的“科技型、智慧型、智能型、生态型”园区。能极大增加本地就业,并成为鄂州市新地标,为加速城市开发建设、加快融入“两区一枢纽”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位于湖北省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光电子产业园内,占地面积约216亩。北至鄂东大道,南至将军大道,西至磁湖四路,东临绿地水系。由34栋单体组成,建筑面积14.95万平方米。项目规划为墅级低密度厂房,业态上有独栋、双拼、定制等灵活组合的标准厂房,展示、研发、生产、培训等功能齐全,商业、公寓配套生活设施一站式到位。
项目实施计划从2022年到2024年,分三个阶段:一期开发规模约4.75万平米;二期开发规模约5.15万平米;三期开发规模约5.05万平米,开发计划随销售、出租情况和政府匹配的现汇工程调整。产业园区项目南区工程项目累计投资2.3亿元,除12#、14#定制化厂房及15#公寓楼,其余楼栋及配套均施工建设完成,于2024年5月份完成竣工验收,累计完成建安产值1.83亿元。目前正在进行竣工资料整理归档、竣工结算等收尾工作。目前根据政府建议,暂缓北区投资和建设,未进行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一期工程由11个楼号建成,1号是我们的科研转化中心(约4000㎡)2号楼是我们的研发中心(约6500平方米),其中的11栋为2-3层框架厂房,产品面积从1200㎡到2400㎡,其中3#楼和4#楼面积约为3600㎡(共3层),5#楼面积约为4600㎡(共3层),6#、7#、9#、10#面积约为2400㎡(共2层),8#、11#楼面积约为2800㎡(共2层),12#楼面积约为5000㎡(共2层),13#楼为研发厂房,14#楼为定制厂房,面积约为8200㎡(共2层)。项目一期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正式进入运营阶段。预计入驻企业100家,实现年产值20亿,税收1亿元。
招商去化情况。目前已建标准厂房2.75万㎡(3#-11#楼)。开累计销售1.01万㎡(其中销售0.72万㎡,以租代售0.29㎡)。
CIFA自由贸易区服务工作委员会
欢迎您的莅临!
报名表
平台简介
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投资促进数据平台主要服务于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由贸易港(园)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跨境工业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以及与上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密切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政府管理机构和业内专业人士。国家级保税区招商服务平台致力于运用数据化、数字化、国际化营销工具,力争当好保税区域政府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运营平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桥梁,努力成为沟通园区、企业、行业、国内外市场之间密切联系的纽带,协力助推本行业和相关载体高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通道。
组织机构
企业文化
使命:服务并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高质量发展
愿景:建成高效的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投资促进数据平台
价值观:联合 精准 高效
研究院
详细情况请致电秘书处负责人赵女士(手机号18810396579)咨询。
培训业务
1. 数字化与智能化:在线培训、智能学习平台将成为主流。
2. 个性化与定制化:根据学员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培训方案。
3. 多元化与跨界融合:培训内容和形式将更加多元化,与其他行业(如科技、文化)深度融合。
招商业务
1. 吸引投资:通过招商引资,地方政府或企业吸引外部资金投入本地项目或企业,促进经济发展。
2. 品牌扩张:企业通过招商加盟方式,将品牌和经营模式授权给加盟商,快速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3. 资源整合:通过招商引入合作伙伴,实现技术、渠道、管理等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
产品服务
本平台依托陆港新通道(北京)数据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合作伙伴针对不同园区的实际需求帮助提供专项园区运营服务。
作品提交